充电桩目前建设区域较为集中,未来将逐步辐射全国
在上海市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中,提出上海将在今年加强充电桩建设,计划 2021 年新建 1 万个公共充电桩;海南省也在2021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提出全省计划新建充电桩1万个。各省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电动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截至2021年7月,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仍较为集中,广东省以146849台的保有量连续七个月排名第一;位列二三的分别是上海和北京,东部沿海地区、中原大省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主要建设区域,前十名省份充电桩数量占比达72.66%;而从充电电量来看,前十名省份占比集中度也居于高位,其中电流流向以公交车,乘用车为主;随着国网领衔之下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逐步建设,叠加电动化趋势逐步朝中西部扩散,预计未来充电基础设施也将逐步辐射全国。
具有多重作用的充电桩后期增长势头有望持续
除了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外,充电桩还是配电网中重要的可控负荷,对配售电市场化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充电桩有望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我们认为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政策利好的持续推动下,充电桩相关产业链有望实现爆发,在国常会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并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在换电设施领域,奥动、蔚来和杭州伯坦是主要运营商;据中国充电联盟(EVCIPA)统计,截至21年7月全国共建有换电站763座。
主要车企积极布局充换服务,为电动化铺平道路
2月3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充电桩工厂正式建成投产,初期规划年产能10000根超级充电桩,且主要为V3超级充电桩。该产品是特斯拉目前最先进的充电桩设备,充电15分钟最高可补充250公里续航电量;截至21年3月,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在大陆数量正式突破6000。在3月15日举办的Power Day上,大众明确表示,就目前中国的充电设备仍存在充电耗时长和充电桩数量不足的短板问题,大众预计2021年与一汽、江淮和星星充电组建成立CAMS合资公司,在中国8个城市投入建设600个充电站、5000根充电桩,并预计2025年将达到1.7万根充电桩的规模,届时落成的超级充电站的充电功率将从120kW起步,另有180kW甚至300kW的高功率。国产新势力方面,3月29日蔚来与麦德龙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化合作,蔚来将在全国范围内的部分麦德龙商场建设充换电站,根据蔚来能源日,从2022年至2025年,蔚来在中国市场每年新增600座换电站;至2025年底,蔚来换电站全球总数将超4000座,其中中国以外市场的换电站约100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