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的充电运营商,一直在关注站点的具体运作。本文将用16个模块的详细设计内容,为大家展示充电站超完整详细站点的设计方案。
2.1项目性质
地面公共充电站
2.2项目情况介绍
为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带来的充电需求,根据项目需求,计划在停车场安装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备,主要为周边新能源网约车、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迅游出租车、住户私家新能源汽车及商户新能源用车提供汽车充电服务。
2.3项目概况
1.充电站是指采用整车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场所,主要由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以及相关的充电设备、监控设备等组成。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包括:充电、监控、计量等。包含:行车道、停车位、充电设备、监控设备、供电设施等必要的辅助服务设施。充电站的布置和设计应便于被充电车辆的进入、驶出以及停放。
A.充电站组成结构图(具体配置以实际场地情况而定)


C.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满足建筑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及节约用地和减少工程投资等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合理布置,使总平面布置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相协调。
2.现场情况
3.现场规划布置
根据停车场车位规划情况,本次充电站选择原规划停车位改造新能源充电车位,加装充电桩,停车场共计规划建设有80个停车位,本次充电站初步规划建设33台120KW直流双枪充电桩,共计建设66个充电车位,新配建5台800KVA 箱变,以及相关的消防设备、电站配套设施。
本场站建设33台120KW直流双枪充电桩,设备总装机容量3960KW,结合站点设备总负荷、同时使用率等因素,配置2台环网柜、5台800KVA 的箱式变压器。变压器高压电路接入优先选择离场地较近的10KV电源点引入。具体情况以电网出具的答复书为准。3.1新建配电变压器选择
结合电动汽车充电站相关规范规定和现场实际,采用10kV单电源供电,低压0.4kV 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考虑到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变化大,本站选用低损耗节能型变压器,接线组别为D,Yn11,Uk=6%。10kV侧配置继电保护装置,就地安装在开关柜上,具备三段式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接地保护,0.4kV侧开关采用开关自带的过流保护功能。
3.2外网线路
10kV采用单回路电源供电,电源点选取场地旁电网10KV电路或环网柜供电,具体以电网公司出具的接电答复书为准。
3.3低压配电侧
低压供电电压 380/220V,出线采用放射式向各充电桩供电,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制式采用 TN-C-S 系统。室外线路过路段采用电缆穿钢管保护,站区内线路采用电缆沟/预埋管敷设方案。

(注:场地设备布置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⑤充电桩的布置要点
充电设施总体布置应便于使用、管理、维护及车辆进出,应保障人员及设施的安全,并符合下列要求:
2.不应设在多尘、水雾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不应设在卫生间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3.不应设在室外地势低洼易产生积水的场所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位置;5.宜按防火分区布置,且在每个防火分区内相对集中布置;6.选址应满足噪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宜充分利用就近的供电、消防、安防、通信等设施。充电设备与电动汽车、建(构)筑物的安全、操作及检修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充电设备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操作距离不应小于0.4m;2.充电设备安装应预留检修与操作空间,其检修操作面与建(构)筑物之间距离不应小于0.8m;3.充电设备应靠近停车位布置,应便于充电车辆停放和充电人员操作;4.充电设备的布置不应妨碍其他车辆的充电和通行, 同时应采取保护充电设备及操作人员安全的措施。
6.1充电桩选型
1.针对市面上电动汽车调研,常见的电动汽车电池容量普遍在 20~100KWH左右。结合电动汽车用户充电习惯,大部分用户在电量剩余20%左右就会前往充电站充电,且根据政府政策,电动汽车充电 2小时内免停车费政策,针对公共充电站,充电站选桩要求能在2小时为汽车充满电。2.综合电力条件、建设成本、站点位置属性、服务车辆类型、运营效率及设备服务全面性,选用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能有效满足当前及未来的不同用户的充电需求,避免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站因充电慢等主关因素而遭到充电用户淘汰。
3.站点所有充电桩设备采用联网版(4G/以太网),设备接入运营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无人值守、寻桩导航、扫码充电、微信/支付宝支付与结算、充电在线监控等功能。
A.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每小时输出120度电,能保证车辆1小时左右充满电。且充电桩采用柔性充电技术,实行功率按需求自动分配(单枪最大120KW,双枪均分60KW,双枪同时充电按车辆电池需求自动分配),能大大提高充电桩的功率利用。同时预留模块仓位及接口,后期可直接加装模块升级为160KW。B.120KW直流双枪充电桩,采用模块化设计与N+X并联冗余技术,产品容量覆盖 20kW-120kW 之间的各个功率段,整机内部采用“模组化”设计,既保证了布局的紧凑又增加了整机的可靠性;模块与机柜间采用热插拔设计。电动汽车充电机采用7英寸触摸屏,LCD 设计及菜单式架构,通过 LCD 可以监控电动汽车的各种信息,使所有操作一目了然。电动汽车充电机具备电量计费、车号识别、数据统计存储与采集传输等功能。
1.扫码充电:应用场景广泛,可直接使用手机 APP、微信及支付宝等手机软件进行操作充电。2.刷卡充电:适用于统一管理的运营车辆,专车专卡,通过充电卡可统计车辆的形式情况及充电量的统计。3.VIN码充电。
1.充电系统模块化设计,一套充电系统设备可满足多辆电动汽车充电使用,模块化结构,可根据停车场规模配置;
2.系统采用主动防护、柔性充电等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充电安全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采用扫描充电、刷卡充电,满足无人值守条件;
4.无电插头。传统的充电桩上永远带有 220V 或 380V 高压电,当发生碰撞、破损、老化时易发生触电事故。无电插头设计,在拔下充电枪后将主回路电源和辅助电源同时切断,只有插上充电枪并认证通过后才通电,防护等级达到 IP54,彻底杜绝了安全隐患。
6.4设备参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
| |
|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 |
|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
|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
| |
|
| 支持CAN接口BMS接入,配合BMS数据和后端充电柜,对车载蓄电池进行充电管理,提供12V或24V的BMS供电 |
| 计量准确度符合GB/T 29318和DL/T 645-2007的规定,支持费率设定 |
| |
| |
| |
| |
| |
| 具备应急开关将电动车辆电池与充电桩直流紧急断开功能 |
| |
| |
|
| 符合NB/T 33001、NB/T 33008.1 |
| |
| 急停控制、自检功能、绝缘检测、防雷保护、交流输入过压/欠压保护、直流输出过压保护、输出限流保护、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 |
| |
| |
|
| |
本项目采用定点、定制化的服务模式,主要为新能源车辆提供充电服务。本项目共建设66个快充充电车位,最多可以满足66辆新能源电动车同时进行充电。直流充电桩按照单车每次充电1.5小时计算,本站点全天可以服务1056车次的充电需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支付宝/微信充电小程序扫码充电与结算,整个充电过程实时监测,安全可靠。电力电源电压采用交流380/220V,TN-S系统供电。标准参照国标《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4》照度及功率密度要求值要求。照明按实际现场需求配置。每四个车位中间可配置一套照明灯具,照度标准参照国标《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4》照度及功率密度要求值要求,停车区选用LED日光灯(球/方形)20W。充电站建筑物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与接地应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 DL/T 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有关规定。充电桩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以及保护接地共用一套接地装置,且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所有回路采用TN-S 接地方式,选用五芯动力电缆,所有充电桩采用PE总线接地,有条件时可在线路末端进行PE线重复接地,所有交流充电桩配置漏电保护开关,漏电电流选30mA,动作时间0.11S。根据《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13-2018,充电站按照严重危险等级配置灭火器。根据充电站火灾类型,场站应配备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中严重危险级要求,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 3A,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 50m²/A,充电站配置的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15m,推车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30m,以灭火器配置点为圆心,最大保护距离为半径作圆应覆盖充电区域。按照停车场车位组配置灭火器,配置17组灭火器箱,每2个灭火器为一组,放在一个箱子里,配置5公斤干粉灭火器34个。1.在充电站出入口处设置一套广告牌,用于充电站主要品牌形象展示及服务功能;在充电区域共配置公告栏,用于展示充电操作步骤、充电注意事项、相关安全风险以及实际应急注意事项等;站点周边及内部增设充电导引指示。2.停车场入口可按现场实际需求增设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识别道闸,便于站点运营管理。
3.充电车位可喷刷新能源充电车位专用标示,防止油车占位和新能源车辆超时占用。

4.充电站建设参考如下:


站区布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监控设备,对设备、车辆、周边等情况实时监控。

⑬运营管理系统
充电站建设投运后,会面临费用结算、充值管理、定期巡检、日常维护、故障处理、数据汇总、指标核算、经营优化、提升效率等管理动作,需要依靠自动化的站级监控系统完成。采用智能能源网关+云管理平台+APP/微信服务的完整电站运营解决方案,结合物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分布式等先进技术,具备设备管理、资金结算、充电服务等功能。 本项目拟建设33台120KW直流双枪充电桩,5台800KVA箱式变压器及附属设施,投资总金额预计500.5291万元。(总投资以施工方勘测工程量及施工合同报价为准)。具体的《充电站投资估算表》,关注公众号“珠海微芯科技”,可回复“0726”“进行咨询。本项目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项目通过收取充电服务费回收项目投资。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960kW,投建充电车位66个,充电站设备正常工作时长按 360天/年、24小时/天计,充电桩利用率按15%计,充电服务费按 0.4元/度计,充电桩每小时每把枪平均充电量按50度计算充电收益。经初步测算,本项目年充充电量可达427.68万度电,年经营收入(充电服务费收入)约为171.072万元。

以运营8年测算投资成本回收期。经测算,本项目在获得财政补贴后,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52%,税前投资回收期为5.15年;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0.31%,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56年。
⑮合作方式
方案一:合同签8年,充电服务费分润15%,每三年递增2%(第四-第六年17%,第七-八年19%)。
方案二:合同签8年,固定车位租金,400每月/个,每两年递增5%。

⑯站点收益增值方案
1.充电站通过收取充电服务费回收项目投资,在项目进入运营期后,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2.建立充电会员机制。增设和完善会员用户功能,针对注册会员用户提供充电优惠服务,如充值+赠送服务、服务费优惠政策、累计充电量达特定数值时每月或每年可免费赠送充电次数等优惠政策,吸引新增客户及防止老客户流失。
3.完善充电站现场配套设施。提升站点服务能力。
4.充电站形象设计优化。可在站点周边增设充电站标示牌,提升站点曝光度,充电站可采用LED量化灯设计,打造充电+观赏体验,吸引充电用户。
5.签订大客户合作协议。针对出租、网约车公司、物流、酒店物资配送等,具备较大的稳定充电量的企业洽谈合作。
6.运营平台互联互通。通过平台互联互通市场上较大的知名度较高的充电平台,提升站点曝光度,从而提升站点的充电收益。
7.站区2小时充电停车免费,对超时车辆加收停车费用。
8.媒体、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