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增量主体,电网需要向高弹性电网方向转变。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DG、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DER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虚拟电厂概念的核心可以总结为“通信”和“聚合”,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协调控制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最具吸引力的功能在于能够聚合DER参与电力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运行,为配电网和输电网提供管理和辅助服务。“虚拟电厂”的解决思路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对于面临“电力紧张和能效偏低矛盾”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基于充电站分布广泛以及具备一定的储能能力的特征,可作为支点构建“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成为虚拟电厂的新载体。充电站参与电网互动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有序充电帮助电网实现“削峰填谷”;另一方面,基于充电站自身电池的储能能力,接受电网调度,参与电网调峰调频。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把散落于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端的充电桩、储能等电力负荷,光伏等新能源整合起来,构成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实现统一、精准的智能控制和协调优化。
当前主流方案提供商虽已提出将充电站化身为一座座“小型虚拟电厂”的初步构想,但当前大多公司受限于充电设备条件,难以实现。充电桩的核心设备充电模块一般存在寿命较短、转换效率不高、可靠性低等问题,需3-5年进行更换,其花费成本难以满足投资要求,参与电网调度也难以产生明显成效,故当前充电站参与电网互动仍主要通过错峰有序充电,以充电站作为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还为时尚早。
安和威电力科技作为电能交换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了具有核心技术的IGBT汇流式自适应(超级)充电集,为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面临的设备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安和威选用IGBT芯片作为能源转换和传输的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了包括IGBT超级充电集、IGBT超级变充一体集、IGBT移动充电集、IGBT换电充电集、IGBT风光储充一体集等IGBT系列产品,采用共直流母线结构,双向可逆,可直接挂接风光储能源。相比传统充电模块,性能具有全方位的提升突破,模块使用寿命长,可达10-15年,综合成本更低;能源转化效率高,大于95%,超出传统模块3%以上;可靠性高,功率变换传输为IGBT变换器;扩展性好,共直流母线拓扑,可直接扩充光伏、储能等能源系统,形成直流微网群;可实现充电功率自适应与智能调度;还具有建站成本低、运营成本少、充电体验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场合及各种类型的车辆。
以IGBT充电集作为充电桩的核心模块,是充电站作为小型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基础支撑,可有效保障充电站长期稳定、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的进行充放电,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运营收益,促进充电站作为稳固的支点参与“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建设,实现充电体系和电网协同发展。
未来的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发展趋势是以设备厂商+虚拟电厂运营商结合的方式开展。设备厂商提供专业可靠的设备产品作为基础保障,运营商聚合充换电站光伏、充电桩、储能等分布式资源,提供协调控制技术、需求响应策略等。以充电站作为小型虚拟电厂支点,以绿电参与“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的需求响应调度,降低电网峰值负荷,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能耗和碳排,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文章作者:张玥灏、郭燕妍(安和威电力科技)、马清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