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媒体采访、活动报道、广告投放,请联 公告电动车充电行业迎来新巨头:Powerdot 公告财政部等五部门:加大重点村镇充换电

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全球累计交付超60万台电动汽车,新能源汽

2024-11-26 20:25:15 李德尚玉、卢陶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全媒体阅读量:6900   

导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

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大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台蔚来汽车行驶在街道上,在各个场馆间接送着多位国家元首和贵宾,黑色的车身印刷着“COP29”等字样。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了解,COP29上,蔚来成为了贵宾指定用车品牌,为大会贡献了140台工作用车,车型共有蔚来ES8、ET7、ES6三款。


“虽然阿塞拜疆的汽车市场规模较小,汽车年销量仅两三万辆台,但该国在地理上位于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近日,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在上述边会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蔚来与Green Ca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正式在阿塞拜疆开展业务,向当地用户提供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与服务。


COP29主席国阿塞拜疆,意为“火的国家”,是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之一。阿塞拜疆北接俄罗斯,南邻中东,西通欧洲,东连中亚和中国,近年来推出了多项可持续绿色发展政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阿塞拜疆在2021年发布《2030年: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重点》,明确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目标,并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至30%。


阿塞拜疆生态和自然资源部部长顾问伊尔哈姆·纳西罗夫(Ilham Nasirov)曾在另一边会上表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项目上付诸行动,阿塞拜疆在2030年后将推出更多的新能源项目,并预计不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会减小。


纳西罗夫介绍,阿塞拜疆政府通过减少电动车的进口税和鼓励充电桩建设等措施促进了电动车的普及,近年来,阿塞拜疆在电动车领域正快速增长,特别是在2023年,电动车数量比2021年增长了近20倍。“阿塞拜疆在2030年后将推出更多的新能源项目,并预计不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会减小。”


COP29组委会委员、COP29发言人Ayan Najaf曾在边会上表示,阿塞拜疆的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减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2035年实现净零排放。Najaf强调,阿塞拜疆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尤其是在智库交流、知识转移和技术合作方面。中国在全球绿色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阿塞拜疆希望在亚洲实现更多绿色能源项目,并与中国企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与西方大型汽车公司相比,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理念已颇具优势。”秦力洪表示,应该优先考虑与全球发展合作,特别是与中国有良好互动的国家。同时,对于发达国家,需要保持耐心。


他进一步解释称,在欧盟的发展中遇到了贸易壁垒,建议采取长期主义和耐心的策略,“我们相信贸易壁垒终将消失,人类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化和全球化。”


近年来,中国与海外的贸易摩擦频繁,尤其在电动汽车领域。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了反补贴调查,并在2024年10月决定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45.3%的关税;欧盟通过《电池与废电池法案》对动力电池设置了严格的碳足迹要求;欧盟还推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碳关税”,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槛。


秦力洪坦言,当前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讨论与以往不同,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在产品和技术上的领先。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2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25倍,提前6年多实现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在交通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仅今年一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超千万辆。


秦力洪介绍,在过去6个季度,蔚来平均每个季度的研发投入为4.4亿美元,占同期营收的比例为24%;截至目前,蔚来已经累计交付了超过60万台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在中国本土,蔚来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份额已经接近70%。


“汽车工业的未来在于新能源汽车。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优势,并不断扩大领先地位。面对贸易壁垒和多元化讨论,中国公司应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投资于前沿科技和理念。”秦力洪表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相关阅读 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充电桩产业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充电桩产业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充电桩产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充电桩产业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充电桩产业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13817096189;邮箱:。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充电桩产业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充电商城:

整桩设备 辅助设备 其他配套元件 支持端 充电模块 配电设备 管理设备 控制单元 充电建设 运营服务 供应场地